投递邮箱

Deliver Mail

姓名:

电话:

内容:

    PG电子股份-重庆市PG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

罗韶颖与观点面对面:改变的过程

发布:重庆PG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  |  发布时间:2020-08-10 17:31:10  |  点击率:

既是勇往直前、与风共舞的人,也是在这过程中不断练就强大的心态。

观点地产网 刚从重庆赶回上海,罗韶颖还是和以前一样忙,但似乎忙得更有方向了。

记不清是第几次专访,见面后她放下双肩包,主动上前拥抱,仍是老朋友的亲切。

这是疫情之后与罗韶颖第一次面对面谈话,弥足珍贵。

日落PG电子下,上海的夜晚微风徐徐,一幢幢办公楼里尚未熄灭的日光灯,整座城市宛如一个大的LED屏,里面是一群群拼命追逐生活的人。

2018年8月28日,罗韶颖接下PG电子股份董事长一职,彼时PG电子股份正处于成长的阵痛期,地产板块一枝独秀,而传统的工业板块业绩表现低迷,第三曲线的开辟更在摸索徘徊。

那时PG电子工业正面临变革,而地产行业也走到了分化和淘汰的阶段,让公众期待的是,PG电子之后会走向何方?此时需要更有战略思维、更有创新想法且强执行力的领导人出现,罗韶颖恰好代表了这种可能。

彼时,罗韶颖一步步谋划着PG电子的未来。接过权杖后,她便一直以“双重身份”出现在公众场合,既是上市公司PG电子股份的董事长兼总裁,也是东原地产集团的董事长。

这两年,PG电子股份交出一份份不错的答卷,在这场变化或改革的过程中愈发显得与众不同。

说起过去这一年的成绩,罗韶颖轻松道来。

2019年,PG电子股份营业收入196.97亿元,净利润21.85亿元,同比分别增加48.71%及107.28%;归母净利润14.32亿元,同比增加40.86%,净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至11.09%。

采访时,她开玩笑地形容自己的现状是“一根蜡烛三头烧”,除了是十二岁孩子的妈妈,罗韶颖作为地产界少有的女性掌门人,还负责PG电子的另外两条增长曲线——特种车和产发板块。

若用《周易》里的一句话形容PG电子工业、东原地产和PG电子产发的这一路发展轨迹,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。

胜负手

采访地点和以往不同,视线环绕整座楼宇,这里是PG电子产发刚装修完不久的办公地点,环境布局简约,灯光是温柔的色调,符合印象中罗韶颖的风格。

确定了“三驾马车”发展模式,PG电子股份以工业、地产和产发为三大主要板块发散开来,同时将工业进一步改革、产业长足发展、物业上市等纳入这一年的计划中。

回看这一路走过的痕迹,曾经的质疑者也承认,是她塑造了现在的PG电子,并将继续影响PG电子的未来。

虽然常常能从她的口中听到困难、痛苦、劳累等描述,但在罗韶颖看来,这个时代正给予PG电子发展的机会,并感叹“难得赶上这样一个神奇的时代”。

她用围棋的一个术语——胜负手,来表达此刻的心情,这一术语常被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决断。

不论是已渐进正轨的东原地产,还是改革中的PG电子工业,亦或是开辟不久的第三条曲线PG电子产发,罗韶颖都做出了自己的判断。

即使是遇上疫情,罗韶颖仍然笃定地表示,前30的目标没问题且很坚定,东原坚持走一二线城市布局这条路,但各家实现目标有不同的方法。

两年前,罗韶颖曾表示,2021年要实现千亿目标。2019年,东原集团销售逾700亿,在观点指数发布的排行榜单中位居前50强。

罗韶颖称,地产的目标没有变,保三争二,保住前三十的位置,同时努力争取前二十。

“地产还是要爬到那个山顶。”她这样说道,“到那个高度才安全。

”时常游走在两个极端,罗韶颖坦言自己既佛系又进取,佛系是因为不太在意同行的快慢,而是充分把握自己的定位和节奏;进取则是因为PG电子的三条“生命线”每条都很重要,必须不断切换工作内容和模式,驱动三条线健康发展。

过去这一年直至未来中短期,罗韶颖称地产板块的发展已经可以让她大致安心,但是工业板块的“二次创业”还在推进当中。

所以今年的谈话中,她重点讲了工业改革和PG电子产发的故事。

对于产发和工业板块,罗韶颖觉得二者都是时不我待,再不抓住机会就会留下遗憾。

“工业是二次创业,刚刚过去的这个半年度总结会上还是蛮感触的。这两年半对PG电子工业和对我都是蛮有意义的。”

这个意义在于,PG电子工业在18年初开始的第一个“三年计划”里,通过不断调整,逐步启动营销、技术乃至大生产的变革,调整人才与工作岗位的适配度,形成良性竞争,改变了过去类同于老国企的工作作风,这是罗韶颖觉得欣慰的地方。

但同时,变革有得有失。尽管营销的变革还算顺利,PG电子工业在技术部门的第一轮变革她认为其实是失败的,本来寄望于通过技术口的变革拉动生产流程的优化,但策略被迫改变。“所以技术口的变革现在是在一个重启的状态,同时大生产的变革也就不等了,同步启动,CEO老刘扎下去抓质量、工艺,效果在显现,相信通过生产端的进步,会倒逼研发加速提升和改变。”

这几年PG电子工业一边上规模,一边抓成本和销售费用率。销售额不断提升、利润也在慢慢提升,但她心里的期望值更高。今年疫情,原本起步良好的海外业务受挫,但东边日出西边雨,PG电子工业顺势拓展了医疗救护、公共卫生应急特种车辆开发,代表产品是负压救护车和负压方舱。

尽管在医卫领域增量业务的销售量目前无法跟成熟产品相比,但罗韶颖认为,要为即将到来的第二个“三年计划”布局,医卫是个大产业,值得试水。

梧桐栖凤

罗韶颖笑称,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,她都很喜欢“3”这个数字;三驾马车——工业、地产和产发;三个产品力——硬件、服务、社区等等。

向来强调团队文化和组织人才发展的她,对三个业务板块的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都极为重视,业务发展好的,必然是团队状态甚佳,罗韶颖常感慨“这是命好”,但其实也是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。

能明显感觉到,产发板块是今年发展的重点,于是采访话题转向PG电子产发。一字一句间,仍能看出罗韶颖思考时带有的哲学特质。

阐释PG电子产发逻辑时,罗韶颖形象地比喻为,“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”,这就好比产发通过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提供一个平台,去吸引更多产业资源,聚集更专业的人才。

目前,PG电子产发主要由“两主两辅”构成,是四个完全不同的业务线,其中“两主”是养老大健康和安全智慧社区,这两个被定义为战略性业务,就是说内部有必需的基因和资源,外部则有够高的市场天花板。

“两辅”则是文体娱乐事业部和产业拓展事业部,这两块跟地产之间有协同效应,但在目前的版图里对它们没有战略方面的要求,底线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就好,对它们没太大业绩压力。

近两年,PG电子产发的养老项目布局在西南和华东,目前已经落子三个城市,分别是重庆、成都和上海。

“养老这块肯定要在上海占个位,但短期内不一定会有什么大发展,我们也不着急。”罗韶颖称。事实上,华东区域的养老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,她充分认识到这当中的机遇和挑战。同时,PG电子在成都和重庆收购了两家养老机构,目前在川渝的床位数已经排到前三。成都自持的部分是纯市场化的经营模式,主要是将存量物业改造成老年公寓,针对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人群。

重庆则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有市场化,也有政府扶持和补贴。罗韶颖认为,重庆的业务模式实际上是轻资产运营,现在两地政府力推成渝经济一体化,期待社区养老这方面的打通能够提速。

PG电子产发在养老业务上,也处于“栽梧桐”的阶段,讲到这里,罗韶颖心情略显兴奋。

“在川渝做养老并非一味扩大床位数,而是有一个平台去搭建专业化服务的能力,并吸附优质的专业资源。有了这个平台才能够广聚人才,让他们有发挥的空间,才能一起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,开发出对应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
思考片刻,罗韶颖继续阐述:“我们也在看跟养老可以产生协同的大健康资源,目前的重点一个是康复,一个是失智的预防和治疗。当然这是现在的探索方向,也许一年以后又会不一样。”

PG电子产发的另一个主要业务——安全智慧社区,发端于东原的精细化运营和服务基因,以及PG电子工业的集成应用经验,同时服务于B端和C端客户,在提升社区住户的体验的同时,为社区管理者降本增效。

据了解,前年开始,安全智慧社区首先在东原地产分两期落位试水,随着产品打磨成型,今年疫情之后已经拿到外部订单,开始了市场化转变。罗韶颖也坦言,产发板块里这些新业务的融资要求其实并不高,真正花钱的还是地产板块。现在只是让小团队自己摸索确定商业模式,先把一些样板项目好好做起来,将来如果有机会上规模的话,一定是要从外部实现市场化融资。

从一开始,PG电子产发便被罗韶颖清晰地定位为一个孵化器,负责提高孵化成功的概率,同时横向与地产更好地协同。

瑞雪丰年

即使工作很忙,罗韶颖仍会亲自写信、作序,她觉得这是顺便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与自省的时间。

开年疫情肆虐之际,罗韶颖给PG电子人写了一封信,名为《江南三足雪,米道十丰年》。

信不长,但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罗韶颖的坚韧态度,她提及PG电子要适配变化的世界,同时适配更市场化的时代。

所谓“瑞雪兆丰年,风雨送春归”,也不过如此。当面临困难时,目光似乎要放得更长远,或许预示来年庄稼丰收。

我们试图深入了解疫情对PG电子的影响,罗韶颖不假思索称,疫情对行业影响蛮大,加剧了地产行业的分化,或崛起,或消失,而工业影响则表现为业务暂停、采购放缓,对销售有直接影响,当其时,抗疫成了第一要务。

今年尤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叠加疫情因素,让不少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有所疑虑。在谈到海外布局时,罗韶颖感到遗憾,早年在做国际业务方面的意识太淡薄,没有更早出海。

“今年做To C、海外业务的都很惨,我们海外业务也受疫情影响相当大,因为国外准客户基本都停摆了。过去这两年,PG电子的一个营销工作重点是抓出口,出口额由于之前的基数小,所以的确增速非常快。”

另一方面,疫情让物业服务行业“抬头”,并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。趁着这股东风,罗韶颖会抓住这个机会,而东原物业要改变过去内生型的发展状态,首先规模的硬指标一定要上来。

“之前虽然佛系,一旦开始外拓,也变得非常有冲击力。”罗韶颖强调冲击力体现在人才适配性上,要知人善任,才能人尽其才,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。

过去这一年,东原物业新增外拓项目43个,新增外拓签约金额3.9亿元,新增签约面积超920万平方米,外拓收入同比增长逾八倍,强劲的外拓收入增长也使得东原对这部分业务更加重视。

如今,东原物业在管项目近200个,累计合约管理面积3000余万平方米,涵盖住宅、办公楼、公寓、工业园区、产业园、学校、医院、政府用房、城市综合体等。

罗韶颖还透露,考虑将社区运营品牌原聚场装到物业里面,增强物业的竞争优势,社区运营能力也是可持续的一个差异化竞争力。

原聚场作为独立的业务,主要提供社区社群实体空间服务,其属性和常规物业的业务属性完全不一样,因此一直是由独立团队在发展,但放在一起会有协同效应。

过去,罗韶颖喜欢用“鲨鱼法则”激励手下和自己,这一行为准则仍沿用至今,没有鱼鳔的鲨鱼只能靠不停地运动才能保证身体不沉入水底,因此要一直往前冲。

她认为自己是既佛系又进取的一个“奇葩的存在”,对糟心事不太敏感,因此常将“俱往矣”挂在嘴边。既是勇往直前、与风共舞的人,也在这过程中不断练就强大的心态。

采访持续到将近晚上十一点,罗韶颖近16年的打拼经历,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饱满的女性企业家形象。从离开那一刻开始,期待下一次和她的对话

以下为观点地产新媒体对PG电子股份董事长兼总裁、东原集团董事长罗韶颖女士的采访实录:

观点地产新媒体:公司现在有三条线,怎么管理?

罗韶颖:有时候脑子也要理一下,PG电子工业的气质和东原完全不一样,而PG电子产发是第三条曲线,又和前面两个不一样。

其实绝大多数行业,管理最根本是靠团队。在现代市场经济里,连“现代化”这三个字都已经过时,时代变化越来越快,很难能靠个人能力抓住所有机会,躲开所有的坑。

这是一个史无前例需要靠全能型团队作战的时代,要整合每个成员的资源,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。团队能力并不等于一群个体能力的简单叠加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疫情对房地产的影响怎么样?

罗韶颖: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,但不是对每一类企业的影响都一样大。

从2017年起,地产行业已经出现分化,不同地区、不同城市也出现分化,疫情加剧了这种分化,让某些企业崛起,积累更丰厚的资源,但同时也可能会让另一些企业更快地选择退出。

我们算是这个过程中间受影响处于良性的一类,正面影响要大于不良影响。一方面,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明显感受到客户对我们更大的认同,同时也发现客户对好产品的鉴赏力在迅速提升,东原在好硬件之外的好服务、优质社区运营能力在疫情下更快地得到客户的检验和认可。

第二就是我们多年来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坚持: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地产市场受疫情影响相对更小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,聚焦一线强二线的策略没有对与不对之分,只能说这条路更适合东原的基因和资源。目前我们百分之八十几的项目和土储都分布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今年新增土储也比较多。

罗韶颖:对,要抓住这一波拿地潮。

开发商买地就和老百姓买房是一个心态,货币宽松情况下,要把手里的货币或募资能力转换成资产。反过来,疫情对东原的正面影响相对更多,除了受益于多年坚持一线、强二线的战略选择外,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,人员汰旧留新,团队气质已经非常明显。

我属于强兴趣驱动的人,也是一个有强责任感的人。好比跑步,责任感驱动你尽快跑完100米,而兴趣是在上气不接下气情况下还能让你再跑100米。

现在整个团队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共性气质,都在这样一个状态,强责任驱动加上强兴趣驱动,等于是双发动机,自然很进取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今年东原物业要上市吗?

罗韶颖:有可能计划香港上市,前年就开始筹备和启动。如果上市,它会是一个独立公司,是单独的板块。

在这之前,物业一直是一个非常佛系的状态。第一阶段是不要求赚钱,把服务做好就行,连利润都没有要求,亏损跟地产相比可以忽略不计。

第二阶段,要求是走到盈亏平衡线以上去,但是核心还是要做好服务。

再接着到前年考虑可能要上市,物业如果上市,就不能再佛系,规模必须要上来。

物业主要服务B端和C端客户,后者就是小区业主,B端之前是指内部兄弟单位比如地产营销等,开始外拓之后主要是单一业权的大业主们。另外,原聚场也考虑装进物业,但因为原聚场的业务属性和常规物业业务属性完全不一样,所以由独立团队去发展,但两者是有协同效应的,物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会

因此而增强,因为原聚场的社区运营价值是可持续的增长。

物业公司可以说给了我很大惊喜,之前做服务,就默默做到客户满意度的全国第一。一般来讲服务做得好的公司会偏工匠感,比较内敛,外拓常常比较难打开,但是物业公司在定了目标开始外拓后,同样非常有冲击力,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组织和人。

不要指望有全能型干部,每个人都有长有短,冲击力是靠团队搭建和组织合力。世上没有完美的干部,要知人善任,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,才能人尽其才

观点地产新媒体:所以要调整人?

罗韶颖:对,PG电子产发也在不断调整,目前PG电子产发平台上的业务线是两主两辅,是四个完全不同的业务线,“两主”是养老大健康和安全智慧社区,这两个业务我们说它是战略性的,就是说内部有需要的基因和资源,外部有够高的市场天花板。

“两辅”则是文体娱乐事业部和产业拓展事业部,这两块跟地产之间有协同效应,但在目前的版图里对它们没有战略方面的要求,底线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,对它们没太大业绩压力。

现在文体娱乐板块的状态是一个种子撒在那里,自由生长,自建IP,长得还挺好的。第一个IP是“娱缸满满”,重庆洪崖洞、超级文和友都有兴趣跟它谈合作。

和洪崖洞的合作方式是类似“二房东”的模式,但是这个二房东,既传统又创新,它不是传统二房东那种单纯靠整租分拆的模式赚租金差价,而是要靠定位和运营造一个场出来,用这个场把物以类聚的商户、消费者更极致地吸引到一起,从而让整个场的营收能力上一个台阶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产发的“两辅”发展如何?

罗韶颖:文体娱乐部的名字一目了然,就是文化、体育、娱乐。第一个IP是娱缸满满,第一个项目是CiCi PARK体验乐园,和可口可乐合作,现在是重庆一个著名的网红打卡胜地,客人来打卡了,再把流量留住,转化为现场消费。

一开始的方案根本没将餐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,只是作为卖门票的一个配套,但是我们考虑到餐饮消费的高频、刚需、网红属性,认为它必须是娱缸满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如果依赖合作方,出品会很难把控,但自己人开发运营的话就不一样了,可以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快速调整,推出新产品。所以决定

哪怕麻烦一点也要自己打造轻餐饮能力。结果开业一个月,餐饮收入就已经超过门票。此外,团队还陆续引进专业摄影等合作单位,共建生态,更多地留住客人消费的时间和金钱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PG电子产发板块不归区域,是纵向的吗?

罗韶颖:PG电子产发更大的意义在于是一个孵化器,负责提高孵化成功的概率,并不是说要自己做这些业务。

目前这三个板块是平行的,工业、地产、产发是三驾马车。

工业跟别的板块交集相对少一些,之前是参与过一段安全智慧社区的开发,现在是在流动餐饮车项目上跟商业地产和产发尝试共创。产发和地产的交集要多很多。其实只要是跨板块的协同,不光对专业能力有要求,更是非常考验各方员工的心胸与合作精神,PG电子这方面还算挺幸运的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疫情对工业有哪些影响?

罗韶颖:工业肯定受影响,因为主要是做To B和To G的业务。B端的话,疫情之后,抗疫是第一任务,所以其他很多业务都暂停了,这是国内国际共同的一个状况。

To G方面是地方政府忙于疫情暂停采购,或者压开支砍预算,去年定的预算多的能被砍掉一半,这两块都对销售有直接影响。

当然也有增量业务,就是医疗救护、公共卫生应急专用车。以前这方面做过一点,做过两批次的常规救护车,但毛利率非常低,所以从来没有专门去做过这个产品线。但因为抗疫,PG电子股份反应很快,对这个领域很重视,承接了一些订单。

这是一个新的品类,占销售量的比例不大,上半年救护车一共卖了23台,但意义在于是承接重庆市公共卫生应急特种车辆开发的工作,跟重庆医学院、重医大合作。

这也是一个重庆市一个重点的科研攻关项目——负压救护车和负压方舱,方舱是折叠式的,能做到三级扩展,拉开以后面积能达到100多平方米,配齐基本设施设备的话,它就是能处理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一个迷你医院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这个业务做得好还可以对接国际市场?

罗韶颖:对。负压方舱销售的价格大概几百万,但差异会很大,关键要看里面的配置。

特种车根本的商业逻辑就是定制化,我们有一个品类是高度复制的,就是机场专用车。另外运钞车也有一定的复制性。除了这两个产品以外,别的产品线都是高度个性化定制的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疫情对海外业务影响大吗?

罗韶颖:今年做To C、海外业务都很惨,受到的影响非常大。

我们这两年的一个重点就是抓出口,所以近几年出口增速非常快。去年做海外业务预算时,就是基于一个比较良性的涨幅在考虑,但疫情一下子把境外业务打回到解放前,现在还是接近停顿的状态。

虽然受影响,但现在整个团队的精气神相比前两年还是不一样了。在连续两年增长,同时基数也已经比较高的情况下,销售额同比还有增加,下半年的目标也没有调,还是按照全年预算去完成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工业板块的改革情况如何?

罗韶颖:变革两年了,但还在路上,整个公司需要一轮又一轮的变革才能真正完成二次创业。现在还在开始阶段,还在不断调整,第一年改革的是营销,还算顺利,但很多时候其实会觉得很难。

等第二年再启动技术部变革时,反过来觉得营销的变革其实算很顺利了。现在的营销团队要比以前给力多了,气势在出来,内部也已经形成良性竞争。

工业这两年就是大调整,这个过程很累,带工业可能比要带地产还累。地产毕竟一路从小带到大,已经是很熟悉的领域,但工业不一样,它的风格、工作标准都不是我一开始就能适应,我也需要适应它,而且大家都要调整,如果还要坚持过去那套,公司就不会有改变和一年年的业绩增长。

以前觉得PG电子工业像一个根深蒂固的老国企,到现在大家都拿业绩说话,也都是被逼出来的。这其实是最好的状态。过程中不断调整人才与工作岗位的适配度,离职的始终是少数,即使是往下调整的人也不是没有前途,有些是回归到自己更擅长的领域,跟公司是双赢。

公司在良性发展中的时候,只要你在合适的岗位并且努力,每个人都可以是公司的增量,每个人也都可以获得增量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今年房地产业务的目标有调整吗?

罗韶颖:今年销售目标没有变。地产板块的长期目标也没有变,还是保三争二,即必须进入行业前三十,运气好的话再努力一下,争取前二十,这也是一个幸福的生存线。

现在在40几名徘徊,前面还有十几个要追赶的同行。未来这段时间,行业可能还会有比较大的挑战,也一定还会有一些选手决定不再参加这场比赛,但对于东原这样的企业,接下来一段时间顺风的概率应该要大于逆风,我们也会按既定的战略继续往前走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养老的情况如何?

罗韶颖:养老这块肯定要在上海占个位,但短期内不一定会有什么大发展,我们也不着急。

在成都和重庆,我们收购了两家养老机构,目前在川渝的床位数已经是前三了。成都自持的部分是走纯市场化的经营模式,把存量物业改造成老年公寓,主要服务中产及以上的家庭人群。重庆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有市场化,也有政府扶持和补贴。这种业务模式实际上是轻资产运营,现在成渝经济一体化是

两地政府力推的,他们非常期待社区养老这方面的打通能够提速。

现在PG电子产发的养老业务,也是处于“栽梧桐”的阶段。在川渝做养老并不是单纯地扩大床位数,而是有一个平台去搭建专业化服务的能力,同时吸附优质的专业资源。有了这个平台,才能够广聚人才,让他们有发挥的空间,才能一起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,开发出对应的核心竞争力。我们也在看跟养老可以产

生协同的大健康资源,目前的重点一个是康复,一个是失智的预防和治疗。当然这是现在的探索方向,也许一年以后又会不一样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产发未来对地产有协同作用,会涉足城市更新吗?

罗韶颖:地产一直有在做城市更新,未来还会加大力度。除了之前我们做过的不少旧改城中村等项目,最近一个是无锡纯工业园项目,另外在武汉有一个产、商、住、办综合产业地产项目,在重庆有两个商业项目的改造。

产发板块不做地产开发类的业务,在做好自己的孵化平台以外,有合适的资源也会优先导入给地产。

观点地产新媒体:这几年下来,您的感受是怎么样的?

罗韶颖:首先,产发要孵化新业务,是时不我待,但是业务和团队都是新的,各种问题此起彼伏。工业是二次创业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不我待,就是说再不抓紧时间完成变革,可能就真的回不了头,再要往下滑就怕收不住了,所以是有点着急的。但现在都过了最难的那一段,两块都在开始变顺。

以前只管地产的时候,看着地产有时候也觉得着急,现在对比几个板块下来,觉得地产太让我省心了,有这帮高管在,一路一起打拼下来的,有能力有默契,感觉很幸福——幸福真的是比出来的。

地产这两年无论是财报指标还是各种排名,成绩出来后看上去都还可以。我们讲PG电子是“为安心幸福的未来”,地产这块现在看来就是让人相对还比较安心幸福的。

但地产也要继续爬山,还要去到那个山顶;另外,物业要上市,商业也正处在一个新发展的开始。